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在横线上写出划线字的意思。
西林壁________
②只身在此山中。________
③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
④丰年留客足鸡________
⑤山重水复无路。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延伸阅读

爬山虎的秘密

初春,爬山虎用那柔嫩的脚爬上墙壁,爬上屋檐,爬得很高.很高。

盛夏,它精力充沛,叶子也变得深绿,为人们遮住那灼热的阳光。

深秋,它奋斗了一个夏季,好像精疲力竭了,叶子也红了。

隆冬,它早已失去活力,叶子从茎上悄悄落下。但它并不悲观,而是在化作春泥融入大地前,尽情地狂舞一曲……想着,想着,我突然发现了爬山虎的秘密——它把自己的生都奉献了出来,给人类带来生机和希望。

不是吗?在这狂风呼啸的冬天,它用最后的生命,与风共同构成了这胜似春光的蓬勃美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着它们,我似乎听见它们在细语:我们即使只有一点热量,也要给人类带去温暖。

感谢这漫天飞舞的“蝶儿”,是你们给了我人生的启迪。想到以前我是多么懦弱啊,遇到一丁点儿困难就想放弃。今后,我要努力,朝着心中的目标尽情飞去!(有删改)

1.根据意思找出短文中相应的词语。
(1)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
(2)猛烈的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盛夏,爬山虎的叶子是_____________色的;深秋,爬山虎的叶子是_____________色的。
(2)“我”发现的爬山虎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这漫天飞舞的‘蝶儿’”指的是爬山虎的_____________
3.用“_____”画出“我”从爬山虎身上受到的启发。
4.短文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了爬山虎的变化和特点,爬山虎的_____________的品质让作者受到启发,激励作者奋勇前进。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用“/”画去。
爬山虎刚长(zhǎng   cháng)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zhāo   cháo)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zhòng   chóng)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ōng   kòng)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kān   kàn)得很。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能择优录用。
触  贴  巴  爬  拉  变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是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下列句子排序
(      )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
(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      )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等待着。
(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      )湖里的睡莲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      )东方刚露出晨曦。
类型:排序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触:①接触;碰;撞   ②触动;感动 
(1)看了《西游记》,我感很深。(     )
(2)他不小心了电。(     )
(3)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篇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B.课文启发我们要细致、连续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C.课文重点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巩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短文主要写的是(           )
2.第一句话写了(          );第二句话写了(          );第三句话写了(            );第四句话是对前三句话的(          )
3.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作者把        比喻成      ,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从词语                 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
4.你能用一句话介绍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吗?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爬山虎的________________
3.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A.嫩红→绿得新鲜→嫩绿
B.绿得新鲜→嫩红→嫩绿
C.嫩红→嫩绿→绿得新鲜
4.语段最后一句中“漾”字在本文中用来比喻被风一吹,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动荡的样子,写出了爬山虎的_______(静态   动态)美。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动词填空,并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步(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爬山虎的脚时,不仅观察的(        ),而且观察的时间(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