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古诗并答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将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堂回放
1.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
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
2.《题西林壁》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___后的总结,借________说理,富有理趣。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____
A.《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
B.《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
C.《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B.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
C.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把诗句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与这首诗说明的道理相符的一项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诗题中“题”是_____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4.作者是从哪些地方观察庐山的?观察的结果怎样?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题:_____________ 横看:_____________
3.本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诗人因为______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__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说说你对所填诗句的理解。
3.通过这首诗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诗句填写完整,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 )——( )   ( )——( )   ( )——( )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阅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这首诗的诗名和作者的姓名。_________     _______
2.前两行诗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 ________的感觉。后两行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的读音是_____;“缘”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我们从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站在客观立场上,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才能对它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勇敢大胆,并亲身体验尝试。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