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判断题。(对的填涂√,错的填涂×)
1.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包括横向书写和竖向书写,书写时一律从左到右,逐行排列,落款在右下角。(______
2.《示儿》是唐代诗人陆游八十五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书。(______
3.缩写故事的基本方法,一是摘录、删减,二是概括、改写。(______
4.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动物都有固定的形象,如《蜘蛛与大饥荒》《蜘蛛与老妇人》《蜘蛛与驼峰人》三篇都刻画了蜘蛛的贪婪。(______
5.桂花树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我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两句话中的“姿态”,意思完全一样。(______
6.“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太阳》一文主要介绍了太阳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的关系。(_____
2.《松鼠》的作者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_______
3.《太阳》《松鼠》都属于说明文。(_______
4.松鼠喜欢在平原地区生活,经常白天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老舍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_____
2.“‘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从这里我们读出八儿是真的饿坏了。(_____
3.《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_____
4.《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_____
5.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藏戏》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天窗》一文主要描写了乡村里一个小方洞般的玻璃天窗,在阵雨时和午睡时,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和慰藉。(_______
2.《琥珀》这篇课文借助合理的想象,生动地叙述了琥珀的发现过程和形成过程。(_______
3.《白桦》是英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叙事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等不同角度表现了白桦的美。(_______
4.《“诺若曼底号”遇难记》讲的是在猝不及防的海难中,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镇定自若,最终救出了众人,却以身殉职的故事。(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误。
1.从《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的“新绿”“未成阴”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_____
2.《乡下人家》一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进行交叉描写。 (_____
3.《猫》一文中,作者在写猫的性格古怪时,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鲜明生动起来。 (_____
4.“有志不在年高”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不是年纪大的人。(_____
5.黄继光的事迹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_____
6.《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写离愁别绪,满含悲愤幽怨之情。(_____
7.《巨人的花园》一文告诉我们: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白鹅》一文作者主要是抓住白鹅高傲的特点来写的,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讨厌之情。(______
2.我们从《白桦》这首诗歌中,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______
3.《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本文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______
4.“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一抹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这里把雨来比作小鸭子,写出了雨来的可爱样子,表达了作者对雨来的喜爱之情。(______
5.读课文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等方法来解决。(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呼兰河传》开头描写的是冬季的呼兰河小城。(_______
2.阿卡带领着雁群在旅行过程中遇上了可怕的海啸。(_______
3.海伦凯勒第一次连贯地说出的句子是“沙利文老师,我爱您”。 (_______
4.《西游记》中白骨精第二次变成了一个老奶奶蒙骗唐僧师徒。(_______
5.《论语》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间。(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活用知识,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yun、ye、yuan、er都是整体认读音节。(______
2.《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其中详写了喝粥。(______
3.“贪生怕死、奋不顾身、苟且偷生”这几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______
4.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______
5.“为了防止新冠病毒不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我们应戴好口罩。”这个句子没有语病。(______
6.《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记叙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______
2.有时候,概括一段话的大意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______
3.文章的关键句都在一段话的开头。   (______
4.不是所有的自然段都有关键句。   (______
5.《陶罐和铁罐》一文中埋于尘土中的铁罐是因为长期接触环境中的氧气和水,许多年后变成了粉末。(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对的在答题卡上涂“√”,错的涂“╳”。
1.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一家外企上班了。  (_____)
2.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他父母所在的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 (_____)
3.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16分钟。 (_____)
4.短暂的几分钟,母亲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满足的幸福的催她一口一口的喝汤。 (____)
5.女孩的母亲捧着一个空瓷缸站在列车上向女孩挥手。  (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