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课内选文。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

(1)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这里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的情状。
(3)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   
A.豪迈
B.坚定
C.感伤
D.惊讶
(5)请用上与时间有关的名言、诗句或语句,给伙伴写一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选文。

时间(节选)

作者:季羡林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②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从古代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近代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③其实,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    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   的,空间是   的。

④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儿。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   ,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⑤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它的价值。

(选文有删改)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选文的横线上。(填序号)
A.无头无尾
B.波光潋滟
C.虚无缥缈
D.无边无际
2.第①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孔子说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引用名言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人们感受时间流逝的方法有什么变化?请按时间顺序完成思维导图。

4.细读选文第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这段话抓住本段中“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这句话展开描写。
B.岸上垂杨的变化表现的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时间变化的过程。
C.二月兰的即将枯萎表现的是生命凋零死亡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
D.作者以消极的心态面对时间,感叹时间的流逝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
5.选文开头写秒针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和结尾写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我的心却不跳了”,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叶公好龙

①古时候有个叶公,非常喜欢龙。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镶着龙,住的房子也一样,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这些龙张牙舞爪,回旋盘绕,好像在云雾里飞翔。

②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么喜欢龙,就决定去拜访他。霎时间,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真龙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

③叶公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连忙跑走了。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

——根据《新序·杂事》相关内容改写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叶公龙(hǎo hào)             张牙舞(zhuǎ zhǎo)
2.用“       ”在文中画出叶公非常喜欢龙的表现。
3.用“﹏﹏﹏”在文中画出叶公见到真龙的表现。
4.阅读全文,你认为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A.叶公非常喜欢龙。B.叶公表面上喜欢龙,其实他言行不一。
5.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1自然段中,用了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请摘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2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       
A.反问句B.疑问句C.设问句
4.昙花为什么在晚上九点开花?请用一句话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偷钱(节选)

吴祖光

时常和母亲要钱,又说不出个正经的用处,理屈自然词穷,在一个清早,所有的人都在睡觉,我看见书桌上放着一叠铜子儿,便不免见猎心喜,拿了一小部分钱放在口袋里上学去了。

当时曾经想到,这就是“偷东西”么?略微有些不安,但马上就想不到这些了。并且始终没有人发觉,于是这便成了我日常的习惯。

胃口越吃越大之时,这个惯贼落了网。曾经有过几次母亲说:“咦!怎么这儿的钱少了点……”没有人理会,我只略有激动,偏偏马上母亲就来拿钱了。全部不冀而飞,母亲马上注意到了我,结果从我的衣袋里破获了全部赃物。

母亲半晌无话,看了我许久,说:“你拿这些钱做什么?”

我低着头,说:“我想买一副乒乓球拍,还有网子、乒乓球……”母亲说:“这是偷钱,懂么?”又过了一会儿说:“到学校里去,回来再跟你说。”

那一天我当然很不快活,更使我提心吊胆的是惟恐母亲告诉了父亲,那就糟了。

下学回来,我简直不敢进门,走到堂屋里,见了我便说:“今天没你的份。”我心里想着:“有我的份我也不吃。”等弟弟妹妹们出去了,祖母手里拿了一管尺,要敲……”

我没有过去,祖母便把尺放下了,我偷眼看站在旁边的母亲

晚上我很早就睡了,主要的原因是害怕父亲回来。其实我哪里睡得着呢!很久很久,我听见父亲的声音了,只听见父亲说:“睡着了么?”

母亲说:“睡着了。”

父亲说:“把这个放在这儿吧,又不是不给他钱。一定要偷,多难为情。”说完父亲就笑了。我面朝里装睡

我倦得很,听不清父亲和母亲唧唧哝哝说些什么便睡着了。我做了许多梦,很曲折复杂的梦:梦见花开

第二天清早醒来时,我一把抱住了枕头边的盒子,打开盖子,一面网子,半打乒乓球。

父亲、母亲、祖母都没有再提过这桩事,而我也没有再偷钱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见猎心喜:______________
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填空。
第一次偷一小部分钱时,“我”心中 _______;有几次母亲察觉钱少了点时,“我”内心 _______;有一回,“我”一狠之下将钱全部装进衣袋被母亲发现时,“我”_________;晚上,“我”内心十分 _______,很早就睡了。
(3)偷了钱,爸爸妈妈非但不打“我”,反而给“我”买了两个球拍,半打乒乓球。你能读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吗?请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天清早醒来时,我一把抱住了枕头边的盒子,打开盖子,一面网子,半打乒乓球。”此时“我”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在横线上将课文补充完整。
(2)短文中“固”的意思是__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_
(3)读了短文,对于“死”,你肯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简单的说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在文中的横线里给句子标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短文中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文中划线句子连续四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
(4)请写一句珍惜时间的诗句或名言。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世界读书日

中文名

世界读书日

节日意义

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

别称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设立世界读书日建议的国家

西班牙

节日时间

4月23日

设立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流行地区

全球性

设定时间

1995年

材料二:《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近七成中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约19.6%的受访者每天的读时间不足0.5小时,50%的受访者每天读时间仅为0.5~1小时(不包括1小时),而且随着年龄的提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学生明显增多。

材料三: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一名青年人躺在武汉方舱医院病床上安静地读书,被网友称为“方舱读书哥”。

(1)阅读材料一,我知道世界读书日是 ____________日,设立这个节日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一、二、三,你想对那些不爱阅读,总是抱怨没有时间阅读的同学说些什么?用两三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擦不掉的鼓励

①十八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自认为对画画独具天赋,意识深处有一个当画家的梦。

②那时候家里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于是在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③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长着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进来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大家知道,我画的是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大半的老人。大家笑过后,我开始害怕了,正想上去擦掉,老师却已大步走了进来。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地说:“是谁画的?请站出来!”

④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⑤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吓得两腿发抖,准备迎接老师更为严厉的责骂。但没想到,老师却微笑起来:“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都聚向了我。半晌,我才站了起来,嗫嚅地说:“是我。”然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⑥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台,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像谁呀?”

⑦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像老师。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我:“你画的是我吗?”

⑧“是的。”我的声音细若蚊蝇。

     那你说说      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        老师笑了        不要怕      尽管说        

⑩这时,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和颜悦色的脸。一时间,我忘了自己的过错,大声说道:“我画的是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⑪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眼画像,发现鼻子有一些偏差。我羞愧得红了脸。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我们写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就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掬的人头像出现了。

⑫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说,我得擦掉它!”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老师那擦不掉的鼓励的话语,深深地留在我的心底。

⑬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画作先是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画家梦。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嗫嚅: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细若蚊蝇: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⑨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短文,理解感悟。
①“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 ___________
②第⑥段中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至少列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面语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漫画家的著作上。
A.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强调了画应该出现的地方。
B.三个“应当”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对“我”在黑板上画画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又在巧妙地引导“我”,鼓励“我”。
C.体现了老师的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反映了老师对“我”的殷切期望。
(6)短文结尾有什么好处?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点明中心,表达了“我”实现画家梦的骄傲与自豪。
B.点题,首尾呼应,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感激、赞美与怀念之情。
C.总结全文,引发思考,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无比怀念。
(7)文中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至少选择其中两处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材料一]

科学家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到80岁,兔子活7~8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能活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动物寿命要长很多。

[材料二]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偏僻、昏暗,可以躲避风寒的山洞、屋檐进行集体睡眠。它们睡觉方式很特别,既不是躺在床上,也不是蹲在洞里,而是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们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哩。等到下一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1)分别为两则材料加个小标题[材料一]___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_
(2)结合二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动物冬眠是后天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 _____
B.通常情况下,体型小的哺乳动物比体型大的动物寿命长。 _____
C.蝙蝠在冬天来临之际,各自寻找适合睡眠的地方。 _____
D.蝙蝠的的寿命在自然界属于特例。 _____
E.动物因冬眠而新陈代谢慢,普遍寿命较长。 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