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冀教版(2002)|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根据课文填空。
(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这句话表现出五个战士有_________。他们佯装撤退,实际是为了完成掩护________的任务。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把“石头”比作“雹子”,体现___砸向敌人时的迅猛、有力与密集,“________”是五位壮士英勇战斗的力量源泉。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对的画“√”。
(1)班长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终身跳下深谷。(   )
(2)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____________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无畏精神。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②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③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④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选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的场面。其中句子____________(填序号)是“点”的描写,句子____________(填序号)是“面”地描写。下列对这样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
B.可以把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全面,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C.容易造成内容上的跳跃,不利于表现五位壮士的整体形象。
D.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马宝玉的英勇顽强,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
2.从选段中加点的“抢前一步”“夺过”,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加点的“猛地举起”“砸”,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瞭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 激烈)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万岁!”

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给这段文字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3.句中“屹立”本义是_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口号,分别表达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式,其中“面”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⑧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______——______——跳下悬崖”的顺序记叙了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选段描写的是五壮士______的场面。
2.作者是抓住人物的那些特点来写的?请根据要求进行选择。(填序号)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班长马宝玉:沉着(      )                    宋学义:把胳膊抡一个圈(      )
葛振林:大吼一声(      )                    胡德林和胡福才: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
3.选段既描写了人物群体,也描写了每一位战士,这种写法叫点面结合。其中第______句是“面”的描写,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第______句是“点”的描写,具体描写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4.从五壮士的表现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
2.选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人物个体。找出选段中描写“五壮士”人物群体的句子,画上横线。
3.选段描写了壮士们的 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 _____的精神。
4.请用语段中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 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_____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_____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_____的决心和 _____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 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万岁!”

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既写了战士们的群体形象,又写了个体形象,这叫做_____的写法。通过对马宝玉的__________描写,重点表现了他的_____精神。
4.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_____,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词语是_____
5.加点的“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