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一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候鸟之歌

我们是一群候鸟,

飞进了冬天的牢笼;

在绿色的拂晓,

去天涯远征。

让脱落的羽毛,

落在姑娘们的头顶;

让结实的翅膀,

托着太阳上升。

我们放牧着乌云,

抖动的鬓毛穿过彩虹;

我们放牧着风,

飞行的口袋装满歌声。

是我们的叫喊,

冰山吓得老泪纵横;

是我们的嘲笑,

玫瑰羞得满面绯红。

北方呵,故乡,

请收下我们的梦:

从每条冰缝长出大树,

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

1.读了诗,我知道诗中的“我们”是_______,“我们的故乡”在________,“我们的梦”是___________
2.诗歌描写了候鸟(       )的画面。
A.玩耍B.迁徙C.吃食D.争斗
3.“放牧”的本义是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物或活动。诗歌中提到了“放牧着乌云”“放牧着风”,这用到了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候鸟的_____精神。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候鸟的________之情。
4.关于本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绿色的拂晓”说明候鸟们在黎明启程。
B.这群候鸟对冰山叫喊,对玫瑰嘲笑,太狂妄。
C.作者对候鸟的精神是持肯定态度的。
D.“铃铛”和“钟”这两种事物表达的意义是欢乐的。
5.候鸟在迁徙途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被人类捕食……我想衷心地称赞候鸟: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_________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在横线上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2.“亡赖”原意是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形象地刻画出小儿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小儿的_______之情。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第一句描写了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美丽环境。
B.大儿子不擅长种地,你看他正在溪东边锄豆子呢!
C.“卧”字用得极妙,一个字就使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跃然纸上。
D.这首词表现出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的情景,为他们写一段对话。
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诗中表现这一时令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本诗描绘的是一幅湖山雪景图。(     )
(2)作者放眼望去,却意外发现“湖面已成冰”。(     )
(3)诗中“珠玉”指的是天上的星星。(     )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诗词,并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本文描写清新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
(2)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吗?( ) (多选)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从诗中的“____”和“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
A.篱落疏疏 B.新绿未成阴 C.追黄蝶 D.菜花
2.“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和好奇、好胜的心理。
3.读画“       ”的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古诗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补充古诗。
2.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A.举办,发动B.流行,盛行C.兴致,兴趣
3.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___________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堂回放
1.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
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
2.《题西林壁》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___后的总结,借________说理,富有理趣。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____
A.《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
B.《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
C.《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B.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
C.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1.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西( )   ( )
2.照样子,做一做。
例:+门 →(们)
氵+ 工 →( )日 + 十 →( )口 + 十 →( )丁 + 口 →( )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