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理解。

长颈鹿找工作

①长颈鹿长大了,要找工作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出租车司机,但是他的个子太高了,只能在车上开一个天窗。在车子经过一个限高的地方时,他的头被撞到了。他很痛苦,不得不换一份工作。

②他的第二份工作是园丁,但他个子太高了,低头很不方便,后来他把脖子都弯疼了。所以他也将这份工作辞了。

③他失望地走在马路上,他看到路灯坏了,工人们正在爬梯子上去修理呢,可是路灯太高了,他们够不到,后来又找来根棍子.还是一样够不着。这时长颈鹿过去帮忙,他一抬头就够着了,工人们都非常高兴。路灯修好后,工人们纷纷向长颈鹿道谢,可是他仍然皱着眉头,工人们很好奇,询问道:“                       ”原来他正在为找工作发愁。“哈哈……”大家都乐了,“加入我们的队伍吧!”大家对长颈鹿说。长颈鹿非常高兴,他终于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了。

       ④从此,长颈鹿就成了一名修理工。
1.长颈鹿的职业是修理工,下面的(       )也是职业名称。
A.管理处B.魔术师C.遥控坦克
2.“工人们很好奇,询问道……”,“询问”在文中的意思是(填序号)(       
A.向人打听情况B.审问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工人们的问话内容。
4.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长颈鹿找工作经历心情结果
做出租车司机开车(        )(            )辞职
(            )脖子(        )失望辞职
帮忙修路灯受到工人邀请(          )成为(       )

5.长颈鹿最后找到的工作适合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心灵有耳

①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且,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哩!

②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③“唱得真好!”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小姑娘惊呆了!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顾自走了。

④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顾自走了。

⑤这样过了许多年后,小女孩成了大女孩,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成为小城有名的歌星。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慈祥的老人。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去公园找老人,但她失望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他是个聋子,都聋了20年哩!”一个知情人告诉她。

⑥姑娘惊呆了。那个天天屏声静气聚精会神听一个小女孩唱歌并热情赞美她的老人,竟是个聋子!

(1)短文两次写到“小姑娘惊呆了”,联系上下文,说说姑娘“惊呆”的原因。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次写到老人说完话后“顾自走了”,你知道老人为什么这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老人的神态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为什么叫“心灵有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又矮又瘦”的小姑娘到“美丽窈窕”的歌星,你联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做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千、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棒子、粟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棒子,高级的就用棒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这个片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谚语,这个谚语说明了              
(3)文中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零七八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4自然段写了孩子和大人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太空绳的发明

马顿是美国宇航局的一名技师,他接受了一项任务:要尽快研制出一种能软又能硬的绳子。原来,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常常要离开飞船。这就需要在宇航员的身上系一根绳子,以便与飞船保持联系;作业完毕后,宇航员也要拽动绳子,才能返回船舱。但是,我们知道,太空中的情况不同于地球,那是一个失重的环境。在那里,人和绳子都没有重量,因此,在那里,宇航员想要抓住绳子,如同抓住一条被风吹动的轻纱,竟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用一种能软又能硬的绳子,在宇航员工作时,让绳子变软,等工作完毕时再让绳子变硬,那宇航员就能很容易地拽紧绳子返回舱中。

为了造出这种绳子,马顿日思夜想。一天,在回家的路上,马顿偶然瞥了一眼商店的玩具橱窗,一只汪汪叫的小狗突然让他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玩过的一只串珠小狗。那狗的腿和尾巴是用细绳穿上一些珠子做成的,把绳子放松,狗便软绵绵地卧着;把绳子拉紧,小狗立刻就站起来了。“唔,用珠子穿成的绳子不就能软能硬吗?”没想到这只曾给他童年带来乐趣的玩具小狗,今天又帮他解决了一个难题。马顿用珠子和短管交替穿在尼龙绳上,一根放松时柔软,拉紧后变硬的绳子便制成了。用这种绳子来连接飞船和宇航员,真是既安全又方便。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宇宙救命绳”。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     )                 安全——(     )                 方便——( )
2.马顿接受了什么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顿怎样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缓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1.本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选段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本段介绍了__________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_______________;还介绍了___________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缓地___________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查字典填空。
“剂”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画。
(2)“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通过对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描写和对刘伯承的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架设的桥(节选)

①孩提时,母亲常领我去峡谷深处,让我坐在一领蓑衣那么大的一块小小田塍(chéng)上,自己浸没在齐膝的水田里插起秧来。

②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3小时光景。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的谷地。我家就在这样的山谷口。谷里也有旱地,母亲种上了甘薯、萝卜之类。上那儿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每当发起大水,就常会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因为这是母亲独自干活的峡谷,没法儿去托赖众乡邻。

③到时候,擅长修建寺庙和神社的木匠大伯,必定从哪儿归来,从山里砍来两根圆木,横在狭窄的小溪上,上面排好栗木板,堆上土。而后,叫我们兄弟踩结实,就成了一座坚固的红土桥了。约莫过一年,土桥旧了些,桥边杂草丛生,杂草下,一排排露出像在神社屋檐椽子上见到的那种白色缺口。而且,桥在变旧,栗木会腐烂,一看,桥的背面,竟长满了蘑菇。母亲把这些采了来,给我们做饭盒里的菜肴吃。

④母亲在她的一生中,把这座通向有关自己一家生计的谷田去的小桥,不知修过多少回!不论哪天架的,这座桥总是在圆木上堆着土,长起蘑菇来。

⑤为了微薄的收成,母亲尽心尽力架起了这座桥,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是性命攸关的一座桥。因此,那桥,不论修得如何简陋,可仍是美好的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童年——(          )     田埂——(          )     依赖——(          )
2.“性命攸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说这是“性命攸关的一座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表现母亲种地环境恶劣的语句。
4.文中的桥建在什么地方?是怎样修建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通讯员

从小崔进洞到现在,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众人还不知道,连部的小崔究竟带来了什么军令,聂家全心中更是心急如焚

“醒了,醒了!”众人的一阵呼叫使聂家全回过神来,他快步赶到小崔身边。由于过度流血,小崔已经没力气再讲话了,他只是无力地张着嘴,一开一合地喘息着。他的意识开始模糊,眼睛虽然睁着,但是似乎已经看不见任何东西,唯有一丝气若即若离地盘旋在口鼻间。

聂家全忽然看到,小崔垂在腹部的手略微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他的手在一点一点,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上挪动,向胸口挪动。当那只手终于挪到胸口位置的时候,它慢慢停住了。那沾满了鲜血和泥土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似乎要从衣服里摸什么东西。然而,这个动作终于耗尽了小崔最后的一点力气,他的手就此永远停在了胸口。

聂家全颤抖的手伸了过去,在小崔衬衣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沾满灰尘和鲜血的纸。聂家全知道,那就是连部的紧急军令。这个十九岁的小战士,为了避免意外,把军令放在了最贴身的口袋内。

聂家全缓缓打开军令。在那一刻,这个铁一般的汉子心中充满了酸楚。他曾经见过多少次的生死离别,但是都没有此刻的感受如此悲怆。他的眼睛里渐渐充满泪花,眼前模糊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心急如焚: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即若离: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他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卫国家而浴血奋战,通过课文和课外阅读可知,像小崔这样的英雄还有______,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汉字书写不仅讲究形体匀称、上下左右适中,也非常讲究笔画。点如雨珠,横要平稳,垂如悬针……汉字从最初的实用,上升为审美艺术,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一个字用不同字体写起来又有不同。小篆圆转匀称。隶书多棱角,笔画方折平直又有波势。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讲究原则,讲究稳定。草书点画飞动,结构多变,血脉联通,气势磅礴,奇逸潇洒。行书舒展有形,行云流水。汉字的书法艺术,可谓深得造化之妙!

【材料二】创意菜单

命名方式

数字命名

成语命名

动物为主

创意莱单

五香牛肉

绝代双骄(青辣椒炒红辣椒)

北京烤鸭

一品天香

青龙过海(清汤加葱段)

如鱼得水

【材料三】小吃菜单

小吃类

套餐类

汤品类

酱卤类

拌面6元

炒米粉8元

鸡腿套餐12元

排骨套餐15元

玉米排骨汤10元

番茄肉丸汤8元

鸡腿5元

鸭腿6元

【材料四】汉字的传播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数千年来,它对中国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字是联合国的工作文字之一。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字就传入日本,早期的日文作品都是用汉字写成的。汉字在日文中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只是同一个汉字,中日对其意思的解释不太一样。韩国也使用汉字,2013年,《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字汉字表》编制成功,得到日韩代表的一致赞同。此外,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会使用汉字。

1.材料一中的图片,从左往右看,“福”字的字体分别属于(       
A.行书——隶书——楷书——草书——小篆
B.隶书——行书——楷书——小篆——草书
C.草书——小篆——行书——楷书——隶书
D.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小篆
2.汉字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小篆、_______、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3.创意菜名能极大引起顾客的好奇心。请你动动脑筋,用其他成语命名一道菜。
菜名_________________
食材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与文本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汉字成为艺术,不仅表现在书法方面,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B.汉字非常古老,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汉字是联合国的工作文字之一。
D.在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汉字都是通用文字。
5.读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菜单,你更喜欢哪一种菜单?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木匠的房子

有一个木匠,造了一间很小很小的房子,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天,下起了大雨。有人敲门,木匠问:“谁呀?”“我是个老人,请允许我进屋避避雨吧!”木匠看着小小的房子,有些为难。但他想,待得下一个人,待两个人也差不多。于是,他说:“请进吧!”老人进来了。

不一会儿,又有人敲门,原来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带着三个孩子。木匠不忍心拒绝,说:“进来挤一挤吧!待得下两个人,就待得下六个人!”

雨越下越大,接二连三有人进来。最后,房子里竟有十一个人!天黑漆漆的,房子里暖烘烘的。十一个人快乐地说着、笑着,开心极了。

木匠笑着问:“这么小的房子怎么能住下这么多人呢?”大家也笑着回答:“问题不是房子,而是心!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请将这句话用“     ”画出来。
2.木匠他造的这间房子是(       
A.很小很小B.不大不小C.大小适中D.很大很大
3.下大雨了,最先进木匠的房子避雨的是(       
A.老人B.女人C.三个孩子D.女人和她三个孩子
4.这么小的房子怎么能住下这么多人呢?(   
A.这些人都很小。B.木匠法力超常,把所有人变小。
C.这间房子有魔力,会越变越大。D.木匠心地善良,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