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共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 )     边缘( )     yán( )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       粗壮——(       )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莲花峰七勇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家喻户晓,天津蓟县盘山莲花峰上,冀东八路军七位英勇不屈的抗日勇士,为阻击日寇舍生跳崖,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60年来一直鲜为人知。

1940年夏季的一天,大批日寇从蓟县平谷等地出发,“扫荡”刚刚创建的盘山抗日根据地,妄图消灭八路军游击总队刚组成的主力部队13团。此时,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正在盘山莲花峰下梁庄子(今梁后庄)组织部队整训。根据敌我兵力情况,包副司令员命令警卫班长马占东带领6名战士登上莲花峰,占领制高点,掩护部队转移。

疯狂的日寇集结重兵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向阻止他们前进的莲花峰上的七位勇士发起攻击。敌人不断地被七位勇士杀伤射倒在莲花峰下,他们摸不清虚实,以为遇到了我军主力阻击,便集中优势兵力,向莲花峰发起多次冲击。七位勇士选择有利地形,从巨石后面射击,子弹打光了,七勇士便将手榴弹奋力甩向敌群。最后,手榴弹也甩完了。马占东和他的六位战友见主力部队已安全转移,在敌人步步逼近的时刻,果断地砸毁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中华民族”的口号,几乎同时跳下莲花峰陡峭的山崖……

1.根据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摸不着虚实”中的“虚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狼牙山五壮士和莲花峰七勇士的故事有哪些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太行山上的抗日小英雄

在太行山,不仅流传着“狼牙山五壮士”的感人事迹,抗日小英雄——王朴,也被广泛赞颂。

王朴出生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顺平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田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这些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个小八路,快快地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目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的誓:“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十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昂首挺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汉奸丑恶嘴脸的词语。
3.文中画“﹏﹏”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该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4.面对日本鬼了的刺刀,王朴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了一批少年英雄。”除了王朴,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我能行。

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以后,赵一曼被派到珠河中心县委,在那里她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斗争。

1935年秋天,为牵制敌人的兵力,赵一曼的部队在滨绥铁路北边的一个山沟里被敌人包围。赵一曼和战士们经过一整天的血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弹药不足而失败。赵一曼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虏。由于她伤势很重,敌人怕她很快死去,便连夜进行审讯。敌人问不出口供,就用马鞭子抽打她的伤口,但她坚强不屈,怒斥敌人,毫不动摇。敌人并不死心,为了得到她的口供,把她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里,她耐心地对护士和看守进行宣传教育,终于把他们争取到自己一边。1936年6月28日,她与护士和看守一起逃了出来,不幸又被敌人追捕回去。敌人用各种酷刑折磨她,但她始终没有泄露一点党的机密。敌人从赵一曼嘴里得不到任何东西,决定把她押解回她曾经工作过的珠河。在从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遗书。1936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珠河,赵一曼被敌人杀害,那年她才31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一曼的名字传遍全国,她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她的光辉形象也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赵一曼为了大局,勇于牺牲,这是英勇无畏的表现。___
②赵一曼明知寡不敌众,还和敌人硬拼,这是自不量力的表现。___
2.读了本文,我认为赵一曼是个   的人。(多选)
A.刚愎自用
B.坚强不屈
C.机智过人
D.运筹帷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这是发生在童年的一件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 反应)。

那年,我9岁。

一日,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 压制)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     ,就连头发,也都痛得     ;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曲。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竟然 究竟)的脸,父亲即可     扬起了手,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 责问)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

啊,原来我几乎把父亲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     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岁的小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 随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     打他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有什么理由打他呢?

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 启发):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你,爸爸!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2.划去文中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修饰语。
4.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句,试着给它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三个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扬起手却没有打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读文末画“~~~”的句子,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写几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美文欣赏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3岁时就是村里儿童团团长。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呲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地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西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警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发下的警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捉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13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请用双横线、曲线、双曲线分别画出描写王朴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
2.画横线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_的描写,该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原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詹天佑

1881年,詹天估从美国留学回来了。归途中,他满怀着希望,准备为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拎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罗索夫人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罗索夫人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詹天佑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连声道谢。

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摸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友谊。忽然,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

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放着幻灯,詹天佑正在听课。

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番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突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估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容,兴奋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暂时——__________屈辱——__________
傲慢——__________贫瘠——__________
缓慢——__________亲切——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1)詹天佑于1881年到美国留学。______
(2)临近毕业,老师罗索夫人送给詹天佑修建铁路的资料作为礼物。_______
(3)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地理课上,詹天佑受到了同学们的羞辱。______
(4)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_______
3.请把文中詹天佑回忆的两个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地写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书面表达
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则如大扫除、放风筝、拔河比赛等的小片段。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选文中写出了五位壮士跳崖时奋不顾身的词是哪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说说“我们的任务”指的是什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班长”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壮士们跳崖时的情形?你从中体会到了壮士们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练习。

志愿军入朝作战,祖国人民不断寄去各类生活用品表示慰问。其中,有一些是写明直接寄给彭总的。彭总看到了,总让警卫员把这些物品发到部队去。

一次,正在分配时,有个干部派了通讯员来,想提走一些箱子、罐头,收到警卫员的阻止。一会儿,那个干部亲自来了,跟警卫员吵了起来。后来,彭总来了,问明了情况,当场把那个干部批评了一顿。

晚上散步的时候,彭总对警卫员说:你今天做的对!管的人就要这样,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给别人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有这三条才能保住一个警卫员听了连连点头,心想:彭总就是这样管的人,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需要什么。

1.说说下列句子中双引号的不同用法。
(1)彭总对警卫员说:“你今天做的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彭总就是这样管“公”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公’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保住一个‘公’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