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鄂教版(2003)|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__时偶然写得的。
3.本诗中通过诗人的“变 ”——“___________”和“不变”——“___________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延伸阅读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指花都凋谢了
不知              寻找
                    岂料,想不到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_____”相呼应,运用了___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
4.登山前,诗人为_______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_______又感到惊奇。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从诗的前两句看出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后两句在结构上有两两相对的特点,写出你积累的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wēi yí________                              páng bó________
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现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给下列诗句用/画出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体裁)诗,全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夏日绝句

                               ,死亦为鬼雄。

                               ,不肯过江东。

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号________,有“____________”之称。诗中提到的著名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
3.理解下面字词的意思。
①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前两句鲜明地提出了________;后两句_______讽刺了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卧听风吹雨(  )
A.通“栏”,栏杆B.将尽,完C.擅自(出入)
2.这首诗从体裁上来讲都属于____。
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
3.这首诗描写了窗外冷风吹雨、寒意顿生的场景,其目的是___________,描写了诗人病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4.下列诗句中与画“~~~”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感情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C.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池上》的作者是唐代的(       
A.李白B.白居易
2.小娃撑小艇是要干什么?(       
A.捉鱼B.偷采白莲
3.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象。
A.春B.夏C.秋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牛刀小试。
1.林林画了一幅国画。下面哪首诗最适合题在画上?(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这幅画可以命名为“____________图”。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一读,完成练习。

江南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下面哪幅图表达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A.B.
3.这首诗写的是我国(       )的景色。
A.江北B.江南
4.读了这首诗,我的眼前浮现出(       )的景象。
A.人们抓鱼B.鱼儿嬉戏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