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16)| 一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非连续文本阅读。

1.本次公交车的编号是________,起点站是_________,终点站是________,起点站首班发车________
2.在车上的李红要带一岁的女儿去体检,你认为她在(        )下车最合适。
A.鹭江道站B.轮渡站C.妇幼保健院站D.大生里站
3.根据站牌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①小红去“厦门大学站”可选择坐这辆车,直达目的地。(      )
②71路公交车的服务(投诉)热线是968828。               (      )
4.张亮晚上23时35分来到第一码头站等71路公交车,却未能等到,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园博园游记

来到园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仿照世界文化遗产——登封汉三阙(què)建造而成的巨大古典式城门楼、气势恢宏、精美典雅有迎宾之势。正对着园区中轴线的是华夏馆,这座运用现代材料和生态技术构筑而成的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充分诠释了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往里走,就来到同心湖,站在拱形石桥上一眼望去,九座形态各异的石桥连同碧波荡漾的同心湖,一起勾勒了“九州同心”的美好寓意。同心湖对岸坐落着全园最高的轩辕阁,站在轩辕阁上乌瞰(kàn),整个园博园风景尽收眼底。

②园博园内大大小小94个展园,各具特色,美轮美奂。我最喜欢河南的豫园,古色古香的建筑,层次繁复、色彩艳丽的雕花、漆绘,置身其中仿佛跨越时空,穿越到了800多年前的大宋王朝。出了豫园,一路向南,就来到了三亚园。一片深蓝的大海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视线,阳光、海滩、棕榈树……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这海滩上尽情地玩耍。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摆起各种姿态,拍照留念,仿佛是想要留住这美好的时光。苏州园沧浪亭的门厅、假山奇石、小桥流水尽显江南的柔美;呼和浩特园内驼铃声声,战马嘶鸣,使人感受到大西北的粗犷(guǎng)和厚重。

③夕阳西下,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风景如画的园博园。

1.根据文段的内容,补充游览顺序。
第①段:城门楼→(      )(      )(      )
第②段:豫   园→(      )(      )(      )
2.用“~~~”划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3.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测文中“鸟瞰”的意思是__________(A.从下面向上看 B.从高处向下看),我知道表示看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文章第③段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置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藏——(      )平坦——(      )简单——(      )
2.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____。选文中作者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__,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不吃出口那丛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请用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木匠的房子

①一个穷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木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

②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对不起!我的房子很小,小得只能住一个人呀。”老人说:“能住下一个人就能待两个人。”木匠把老人让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

③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进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

④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然待了十一个人。他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一起说说笑笑。

⑤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了?”老人说:“不是房子变宽了,而是心变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1.当老人请求避雨时,木匠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这个只能住一个人的木房子最后待了十一个人。(      )
②这个小房子真的能装下全世界的人。(      )
3.短文中的木匠是个____________的人
A.心灵手巧B.心地善良C.法力超常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狸也赶来看热闹。

1.作者是按______顺序来写这一段话的,我是通过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判断的。
2.“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选文中指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一比,填一填,看看哪个更有新鲜感。
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____________。因为这句话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在课间都做过什么游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三。

毛遂自荐

①公元前258年,赵国国都邯郸遭遇秦军围攻,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救。

②平原君想从他的门客中选出20个文武全才来,已选出19个,最后一个怎么也挑不到满意的。有个门客就把自己推荐给了平原君,此人名叫毛遂。平原君说:“有才干的人在人群里,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锥子的尖头立刻就会露出来。你在我的门下已有三年,我没听说过你有什么长处,还是待在家里等待消息吧。”毛遂说:“我只是到今天,才愿意进入布袋里而已!如果让我早一点进入布袋,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平原君就让他一起去了。

③平原君到了楚国,拿合纵抗秦的利弊劝楚王救赵,从日出谈到日中还没达成协议。毛遂手扶剑柄走上台阶,对平原君说:“利弊关系,明白人听两句就懂了,怎么还没结果?”楚王大怒:“主子们在交谈,哪轮得到奴才插嘴,滚下去!”毛遂按住剑柄上前:“若不早做谋划,您的生死就在刀剑一划之间,您呵斥我干什么!何况我听说,商汤只有方圆七十里的土地,却称王天下;文王靠着方圆百里的土地,最终做了帝王。如今楚国方圆五千里,军队百万,实力足以称霸天下,还有哪个国家能抵挡得住?可是,秦国白起率领几万人的军队,一战就占领了楚国的国都,再战就破坏了楚王的祖坟,致使楚国老百姓_____,_____。这是千秋万载也难以化解的仇怨,连我们赵国都为您感到耻辱。合纵抗秦,不只是救赵国,也是为你们楚国着想啊!”楚王说:“对对,先生说得有道理,我代表楚国,参加合纵抗秦。”

④毛遂让楚王的随从拿来鸡、狗和马的血,他们就在殿堂上订立了合纵盟约。

⑤平原君率人回到赵国后,待毛遂为上宾。

——节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改动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音节,用“√”标出。
(1)我没听说过你有什么长处,还是(dài     dāi)在家里等(dài     dāi)消息吧。
(2)若不早做谋(huá     huà),您的生死就在刀剑的一(huá     huà)之间。
2.“秦国白起率领几万人的军队,一战就占领了楚国的国都,再战就破坏了楚王的祖坟,致使楚国老百姓_____,_____”中横线处应填(       
A.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B.政通人和   兵荒马乱
C.安居乐业   多事之秋D.家破人亡   流离失所
3.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内写出主要意思。
平原君说:“有才干的人在人群里,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锥子的尖头立刻就会露出来。你在我的门下已有三年,我没听说过你有什么长处,还是待在家里等待消息吧。”                    (                               )
4.故事写了毛遂的哪几件事?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二。

马头琴

①据说,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上的小牧童苏和做成的。苏和从小没有了diē mā ,是靠奶奶抚养大的,pó sūn liǎ只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

②一天,苏和在回家的路上,(晚 挽)救了一个刚出生的小马驹。在苏和的精心照管下,小白马已经长大了。它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

③一年春天,王爷要举行赛马大会,承(惹 诺)谁要得了头名,就把女儿(婚 昏)配给谁做qī zi。苏和听到消息后便想去shì yi shì。于是,他(辟 辞)别奶奶牵着心爱的小白马出发了。

④赛马场上,好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奔。到终点时,苏和的小白马跑在最前面,其他人被远远(落 懒)在后面。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他(廉 嫌)弃苏和地位低下,便改口不提招亲的事儿:“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给我留下,赶快回去吧!”“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一向温和的苏和顿时气恼起来。“你一个穷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打一顿。”苏和来不及(抵 底)抗便被打得昏迷不醒了。

⑤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门呼隆呼隆地直响,苏和(隔 搁)着门缝一看,原来是小白马。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剑 箭),汗水流得像被水(浸 侵)湿了一样。苏和忍住内心痛楚,拔掉马身上的利(剑 箭)。血像pēn quán 一样从伤口处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依(喂 偎)在苏和怀中死去了。

⑥原来,王爷得到白马后便有些(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想骑上白马表演一番。他刚跨上马背,那白马猛地一蹶子,把他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缰绳,chuǎnɡ chū rén qún 飞奔而去。dǎi dú 的王爷fēn fù手下射箭,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虽然白马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⑦白马的死,让苏和悲痛欲绝。一天夜里,苏和梦到白马活了。它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部 陪)伴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拿它的骨头□筋□尾做成了一只 zhēn ɡuì 的琴。每当他拉起琴来,就会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的兴奋心情,琴声就会变得格外美妙动听。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把一天的疲劳tǒnɡ tǒnɡ wànɡ diào

——节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田螺姑娘》,有改动

1.用“△”标出合适的汉字组成词语。
(晚   挽)救        承(惹   诺)       (廉   嫌)弃        (落   懒)在后面
(婚   昏)配        利(剑   箭)       (抵   底)抗       (隔   搁)着门缝
(辟   辞)别        依(喂   偎)       (部   陪)伴       (浸   侵)湿
2.根据选文内容,看拼音,写汉字。



3.“苏和醒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拿它的骨头□筋□尾做成了一只琴。”在这句话中的方格里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A.,   B.,   
C.、   D.、   
4.“原来,王爷得到白马后便有些(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想骑上白马表演一番。”这个句子中应该选用哪个词语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马的死,让苏和悲痛欲绝。”请发挥想象,把苏和“悲痛欲绝”的样子具体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①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②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③“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④“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⑤“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现在没有时间,小樱子来帮帮老师好吗?”

⑥“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⑦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鸡冠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碧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⑧终于有一天,当她再一次给它浇水时,她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道。

⑨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

⑩“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她仔细端详着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而花盆却非常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⑪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⑫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仔细地看。(      )(2)比喻远远地落在后面。(      )
2.阅读第①段时,如果不理解“顾盼生姿”一词,为了不影响阅读速度,正确的做法是(       
A.停下来查字典。B.认真品读,体会含义。C.先跳过它,继续往下读。
3.请你找出短文中表达小樱子在浇花这件事上心理变化的词语。
惊恐——(      )——(      )——惊喜——(      )
4.为什么小樱子“心里充满莫名的惊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老师与小樱子几次对话中对小樱子影响最大的一句话。用“   ”画出与“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相照应的一处描写。
6.“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联系短文和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副   幅)嵌在玻璃框(kuàng   kuāng)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jiá   xiá)。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平稳     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用“/”划去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或字词。
2.选文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这三幅画可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
3.“恩惠”的原意是______,在句子中指的是白鹭给黄昏的乡村带来了_______
4.对选文表达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       
A.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B.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C.表现了对乡居生活的向往之情。D.抒写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吃苹果

小熊家的苹果熟了,可是只结了一个,它请来小伙伴们一起品尝,小熊从树上摘下这个苹果。大家都付出过劳动,谁先吃呢?

小鹿说:“我给苹果树(浇   绕)过水,施过(肥   把)。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猴说:“冬天,我给果树穿过厚厚的稻草衣。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猫说:“果子生虫子的时候,我喷洒过药水把虫子全杀死了。这个大苹果就给我吃吧。”

怎么办呢?小熊眼珠一转,把苹果切成了四块。

哦!小伙伴们明白了: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辛   幸)福的。

1.用“√”面出短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2.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例如:(穿)衣
(      )       (      )       (      )眼珠       (      )苹果
3.小伙伴们明白了什么?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4.你最喜欢短文中的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