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文中带点字的意思,把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善:(      )A.善良                    B.擅长                    C.熟悉
援:(      )A.引、拉             B.引用                    C.帮助
(2)根据理解,分析文中两位学弈者的情况,完成表格填写。
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原因
一人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人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对你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启发?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破琴绝弦”中的“绝”和下面(       )的意思相近。
A.绝句B.绝技C.绝妙D.断绝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方鼓琴而在太山。                    (           )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
3.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知音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学六年,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有关朋友之间友情的名言或诗句,马上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请你写一句送给你即将告别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①日中:正午时分。②元方:陈太丘长子。③委:丢下,舍去

1.本文与《杨氏之子》都出自南朝刘义庆的《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____________       (2)去后____________
(3)下车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太丘舍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便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结合文章内容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拔树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注释】①伊犁:今新疆境内。②汲:打水。③佐领:清朝官名。④苟:如果。

1.下列句中的“故”字,与“故草木不生”中的“故”字意思相同的是(  )
A.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
B.西出阳关无故人。
C.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
B.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
C.佐领聪明智慧,带人们在城中探出了水,打了井。
D.伊犁城中的人刚开始只知道到河中打水。
4.这篇文言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雨小儿辩日

①孔忆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
见两小儿辩斗(       )       孰为汝多乎?(      )
2.阅读全文,提取相关信息填表。
人物观点现象依据
小儿甲日初出时近_______
____日中如盘盂远者小
小儿乙日初出时远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
_______近者热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lǐn,予牛羊。

——(选自《史记·五帝本纪》)

〔注释〕①苦窳:粗糙质劣。苦,通)。②聚:村落。③邑、都: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④仓廪:储藏米谷之所,谷藏日仓,米藏日康。

1.照样子,解释意思。
“耕历山”的意思是“在历山耕作”。
“渔雷泽”的意思是_____       “陶河滨”的意思是____
2.舜无论到哪里,都以自己的德行和仁爱感化众人。在他的感化下,人们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上下文说一说。______
3.根据课文,说说下面的图中哪个是聚,哪个是邑,哪个是都。

( )             ( )             ( )

4.说说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1.把横线上的内容填写完整。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辩斗:__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用横线画出来。
4.两小儿对太阳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一个是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思考,另一个是从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思考。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 )而( )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且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点。③安:怎么,哪。④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⑤昧:昏暗。

1.括号里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shǎo   hǎoB.shǎo   hàoC.shào   hǎoD.shào   hào
2.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小时候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B.“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
C.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D.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玉的收获】小玉参加完这一次联欢会后表示,校长的寄语让她感触最深,她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任务,再读课文《学弈》,她知道了该如何学习。

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使弈秋诲二人______________
(2)非也: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于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中“诲”的意思是“教诲、教导”。
B.“弗若之矣”的意思是“(棋艺)比不上前一个人啊”。
C.文中两个人一起学习下棋,他们有最好的老师,智力水平也相当;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同的真正原因是他们俩的志向不同。
D.作者结尾用问句的作用是: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间接含蓄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4.小玉这一次读《学弈》,你觉得她知道了该怎样去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①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这样停顿。(       )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与“虽与之俱学”中的两个“之”意思相同。(       )
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与“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两个“为”读音与意思都不同。(       )
④《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
(3)写出“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