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各题。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①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②喧(xuān):通“谖”, 因分心而遗忘。

1.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1)其母(           )        (2)以此戒(          )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的什么行为致使孟母引刀裂其织?(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否则将半途而废。(       )
(2)孟母的教育方法适当,言传身教,事倍功半。(       )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北人不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dàn)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④,此坐强⑤(qiǎng)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②仕(于):(在)官

1.据词定义,与“其人自护其”的“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兵相接
B.斤缺两
C.扬长避
D.纸情长
2.用“/”给下面的句子画出停顿。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你从短文哪些地方看出“北人不识菱”?用文中的原句填一填。

4.通过《北人不识菱》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株:树桩。②释:放下。③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触株:______       复得兔:______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原文中的句子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4)展开想象,兔子“折颈而死”之后,农夫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不付出努力,只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1)从下面选择对应选项,把序号填进横线里。
A.困难B.坚持C.成就D.办法E.态度

(2)通过车胤的故事,说说你对“什么是成长”的理解或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精品回放。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请写出短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游——_______
决——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①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故事中的“两小儿”吗?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过小溪,逢老媪磨铁杵,问之,曰:“作针。”太白感其意,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本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去:______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______
欲:______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的内容。
(1)问之(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孟浩然传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节选自《新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人患难        通“拯”,帮助B.约浩然至京师       一起
C.君与韩公有     日期D.置于府                 征召,征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本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②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④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⑤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注释】①[黄筌]西蜀著名画家   ②[或]有人。③[信然]确实如此。④[审]详细,周密。       ⑤[大者]指更大的事。   ⑥[务学]认真学习。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知观物不审者                 掉尾而斗
B.黄筌画雀                            戴嵩画牛
C.验之信然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黄筌画雀的错误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原文词语或句子回答)
3.下面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B.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验之/信然。
D.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4.比较《书戴嵩画牛》和《书黄签画雀》,可以发现两篇文章的作者相同,都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都是讲画家的故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下列句子带点的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宣王死,湣(mǐn)王立,一一听之,处士逃。
A.带点字的意思。好:______________
B.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一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B.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拊掌大笑:______
(2)今掉尾而斗:______
3.用一个词语评价杜处士,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为评价依据。
杜处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