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教科版(2003)|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文言文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拊掌:____________     然之:________________
3.杜处士对戴嵩的画持有怎样的态度?请用原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牧童认为戴嵩画中的错误在何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古人谈读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1.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zhī   zhì),是(zhī   zhì)也。
(2)敏而(hǎo   hào)学,不耻下问。我非生而知之者,(hǎo   hào)古,敏以求之者也。
(3)默而(shí   zhì)之,学而不厌,(huì   huǐ)人不倦。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不知为不___________            也:___________
而好学:___________               以求之者也:___________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从这句话中,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写写这几句话对你有哪些启发,最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文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①方:_____   ②善哉:_____
2.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选项是(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伯牙善于鼓琴,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仿照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伯牙鼓琴志在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
4.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伯牙当时的心情是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        

1.在“ ”上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带点词的意思。
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俞伯牙终生不复鼓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个传说,人们把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品味读书之韵

余(常 尝)(渭 谓)读书有三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 既)不专一,却只(慢 漫)浪(通 诵)读,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凯 岂)不到乎?

1.在上面的“ ”上把这篇短文补充完整。
2.文中括号里的汉字用哪个合适,在原文中用“√”标出来。
3.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从这段选文,我们知道了一种读书方法。本学期,你还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简要写出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这段选文的作者是_____,“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也是他创作的。
5.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之美景,品“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________” 之乡思,悟“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之境界……“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让我们抓住现在,走进经典,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
6.用心读书才能有所得。本学期你用心读书了吗?选一本你印象最深刻的,把书名和主要内容写在下面。
书名:《____________》,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给下面这句话合适的位置加上标点。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问之”。别人可能怎么问王戎呢?
人问王戎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练习。

入木三分(有改动)

晋王羲之,七岁善书,十二见《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向羲之曰:“尔看用笔法乎?”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选自《书断·王羲之》)

①《笔说》:论如何写好书法的书籍。     ②秘:守住秘密。     ③蔽:耽误。       ④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⑤期月:一整月。期,音     ⑥祝版:祭神的木版。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十二见《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入木三分》这则小古文,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晋/王羲之,七岁/善书,十二/见《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这句话的停顿是正确的。
B.“今而用之”和“遂与之”中的“之”指代对象不同。
C.“尔何来窃吾所秘?”和“尔看用笔法?”同样是问话,这两句话在语气上有所不同,表示父母一开始对羲之窃而读之此事态度有所不同。
D.“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3.从这则文言文中,你读出王羲之是个怎么样的人?请在文中找到相应依据。(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蝴蝶泉

(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根窍而出,清洌可鉴jiàn)。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注释】①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作者是明代的徐霞客。蝴蝶泉,在云南苍山神摩山麓。②合抱:张开两臂合围。多形容树木等的粗大。③东向:向东。④激:用水清洗。泉水自树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树根梳洗一样。⑤穷;原指洞穴,窟窿,这里指根窟。⑥可鉴:可以当镜子照。⑦须翅相然;触须和翅膀都栩栩如生。⑧生蝶:活的蝴蝶。⑨焕然:光彩夺目的样子。⑩群:成群结队。
1.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游人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
俱:_________ 已:_________
2.短文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按文中的描写顺序补充完整。
树→(     )(     )→蝴蝶
3.请用“__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蝴蝶的一个句子。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推荐阅读书目测试。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③,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未至,道⑥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⑦。

【注释】①逐走:赛跑。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欲得饮:想喝水解渴。④河、渭:黄河、渭河。⑤大泽:大湖。⑥道:半路上。⑦邓林:桃林。

1.文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夸父与日逐(行走)B.未(到)
C.饮于、渭(黄河)D.其杖(丢弃)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未至,道渴而死”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夸父和精卫有什么共同点?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这段小古文描述的成语是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字“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中“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
5.这段小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