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16)|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

通讯员

从小崔进洞到现在,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众人还不知道,连部的小崔究竟带来了什么军令,聂家全心中更是心急如焚

“醒了,醒了!”众人的一阵呼叫使聂家全回过神来,他快步赶到小崔身边。由于过度流血,小崔已经没力气再讲话了,他只是无力地张着嘴,一开一合地喘息着。他的意识开始模糊,眼睛虽然睁着,但是似乎已经看不见任何东西,唯有一丝气若即若离地盘旋在口鼻间。

聂家全忽然看到,小崔垂在腹部的手略微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他的手在一点一点,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上挪动,向胸口挪动。当那只手终于挪到胸口位置的时候,它慢慢停住了。那沾满了鲜血和泥土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似乎要从衣服里摸什么东西。然而,这个动作终于耗尽了小崔最后的一点力气,他的手就此永远停在了胸口。

聂家全颤抖的手伸了过去,在小崔衬衣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沾满灰尘和鲜血的纸。聂家全知道,那就是连部的紧急军令。这个十九岁的小战士,为了避免意外,把军令放在了最贴身的口袋内。

聂家全缓缓打开军令。在那一刻,这个铁一般的汉子心中充满了酸楚。他曾经见过多少次的生死离别,但是都没有此刻的感受如此悲怆。他的眼睛里渐渐充满泪花,眼前模糊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心急如焚: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即若离: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他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卫国家而浴血奋战,通过课文和课外阅读可知,像小崔这样的英雄还有______,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汉字书写不仅讲究形体匀称、上下左右适中,也非常讲究笔画。点如雨珠,横要平稳,垂如悬针……汉字从最初的实用,上升为审美艺术,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一个字用不同字体写起来又有不同。小篆圆转匀称。隶书多棱角,笔画方折平直又有波势。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讲究原则,讲究稳定。草书点画飞动,结构多变,血脉联通,气势磅礴,奇逸潇洒。行书舒展有形,行云流水。汉字的书法艺术,可谓深得造化之妙!

【材料二】创意菜单

命名方式

数字命名

成语命名

动物为主

创意莱单

五香牛肉

绝代双骄(青辣椒炒红辣椒)

北京烤鸭

一品天香

青龙过海(清汤加葱段)

如鱼得水

【材料三】小吃菜单

小吃类

套餐类

汤品类

酱卤类

拌面6元

炒米粉8元

鸡腿套餐12元

排骨套餐15元

玉米排骨汤10元

番茄肉丸汤8元

鸡腿5元

鸭腿6元

【材料四】汉字的传播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数千年来,它对中国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字是联合国的工作文字之一。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字就传入日本,早期的日文作品都是用汉字写成的。汉字在日文中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只是同一个汉字,中日对其意思的解释不太一样。韩国也使用汉字,2013年,《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字汉字表》编制成功,得到日韩代表的一致赞同。此外,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也会使用汉字。

1.材料一中的图片,从左往右看,“福”字的字体分别属于(       
A.行书——隶书——楷书——草书——小篆
B.隶书——行书——楷书——小篆——草书
C.草书——小篆——行书——楷书——隶书
D.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小篆
2.汉字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小篆、_______、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3.创意菜名能极大引起顾客的好奇心。请你动动脑筋,用其他成语命名一道菜。
菜名_________________
食材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与文本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汉字成为艺术,不仅表现在书法方面,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B.汉字非常古老,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汉字是联合国的工作文字之一。
D.在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汉字都是通用文字。
5.读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菜单,你更喜欢哪一种菜单?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木匠的房子

有一个木匠,造了一间很小很小的房子,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天,下起了大雨。有人敲门,木匠问:“谁呀?”“我是个老人,请允许我进屋避避雨吧!”木匠看着小小的房子,有些为难。但他想,待得下一个人,待两个人也差不多。于是,他说:“请进吧!”老人进来了。

不一会儿,又有人敲门,原来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带着三个孩子。木匠不忍心拒绝,说:“进来挤一挤吧!待得下两个人,就待得下六个人!”

雨越下越大,接二连三有人进来。最后,房子里竟有十一个人!天黑漆漆的,房子里暖烘烘的。十一个人快乐地说着、笑着,开心极了。

木匠笑着问:“这么小的房子怎么能住下这么多人呢?”大家也笑着回答:“问题不是房子,而是心!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请将这句话用“     ”画出来。
2.木匠他造的这间房子是(       
A.很小很小B.不大不小C.大小适中D.很大很大
3.下大雨了,最先进木匠的房子避雨的是(       
A.老人B.女人C.三个孩子D.女人和她三个孩子
4.这么小的房子怎么能住下这么多人呢?(   
A.这些人都很小。B.木匠法力超常,把所有人变小。
C.这间房子有魔力,会越变越大。D.木匠心地善良,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①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星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高采烈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馒头。

⑤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地叫声。吃一个吧!我犹豫不定地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经不见了。又走了一会,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的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都把好东西让给我和妹妹吗?于是……

⑥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三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⑦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竟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热腾腾的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⑧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⑨那天晌午,娘把馒头分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百感交集,哇的一声哭了。

⑩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苦涩( )          清贫( )          慌乱( )          幸福( )
2.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中,“妹妹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按顺序填在括号里。   
(         )→犹豫不定→(         )→慌乱→(          )
4.结合文章,说说“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音乐之都维也纳

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瑞河穿城而过。

②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③维也纳也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花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④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音乐演奏的传统,尤其是在国家欢乐的时候,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1.我能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飘溢:_________
(2)惯例: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摇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汉字的魅力

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一个汉字“明”字,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雷” “雪” “霜”这些字,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读到这儿,不由得笑出声来。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如果你们能够耐心地、细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有山、都有……”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仅仅才跨进园门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大得很,简直无边无涯,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

中国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í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全文不长,译成中文也仅有一百零几个字:

“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

我想: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渎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举目无亲:_______________
(2)脍炙人口: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独一无二—— (           )                      无边无涯—— (       )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   (           )
(2)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     (         )
4.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作者为什么把汉字比作“一团火”、   “一盏灯”、   “一声乡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写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仔细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那里干什么?他们会说什么?写几句通顺的话。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鸽(节选)

老舍

①养鸽正如养鱼,养鸟,要受许多辛苦。

②不过,养鱼、养鸟比养鸽还和平一些。鸽子是满天飞的。张家的也飞,李家的也飞,飞到一处而裹乱了是必不可免的。这就得打架。因此,在玩鸽的人们中间得遵守些规则:交情好的呢,可以规定彼此谁也不要谁的鸽,假若两家说不来呢,那就对不起了,谁得着是谁的,战争可就无可避免了。有这样的敌人,养鸽等于斗气。你不飞,我也不飞;你的飞起来,我的也马上飞起来,跟你“撞”!“撞”很过瘾,两个鸽阵混成一团,一会儿我“拉过”你的来,一会儿你又“拉过”我的去,如看拔河一样起劲。

③“撞”确实过瘾,可也别扭,我没法训练新鸽与小鸽了。新鸽与小鸽必须有相当的训练才认识自己的家。我每放出鸽去,敌人也必调动人马,那我简直没有训练新军的机会,大胆放出生手,准保叫人家给拉了去。于是,我得早早地起,偃旗息鼓地一声不出地去操练新军。可敌人也会早起呀,这才真叫怄气!

④即使没这种战争,养鸽也非养气之道,鸽时时使你紧张。这么说吧,我有点事要出门,刚走到巷口,见天上有只鸽,飞得两翅已疲或是惊惶不定,显然飞迷了头。我不能漏这个空,马上飞跑回家,放起我的鸽来裹住这只宝贝,有天大的事也得放下。但其实到手大概率是只最老丑的糟货。

⑤训练幼鸽也是件很难放心的事,特别是经自己的手孵出来的。头几次飞,简直没把握,有时眼看着自己家孵出的幼鸽,飞到别家去,其伤心不亚于丢失儿女。

⑥最揪心的是闹“鸦虎子”。“鸦虎子”是一种小鹰,秋冬之际来驻北平,专欺侮鸽子。鸦虎子捉鸽的方法是把鸽群“托”到顶高,高得几乎像燕子那么小了,它才绕上去,单捉一只。它不忙,在鸽群下打旋,鸽们只好往高处飞了。越飞越高,越飞越乏;然后鸦虎子猛得往高处一钻,鸽已失魂,紧跟着它往下一“砸”,群鸽吓得一直往下掉。可是鸦虎子比它们快,它捉住一只,找清静地方去享受。其余的幸得逃命,不择地而落,不定都落到哪里去呢!幸而有几只碰运气落在家中的房上,也只顾喘息,如呆如痴,非常可怜。这个,从始至终,养鸽的是目不敢瞬地看着;只是看着,一点办法没有!鸦虎子已走,养鸽的还得等着,等着失落的鸽们回来。一会儿飞回来一只,又待一会儿又回来一只。可是等来等去,未必都能回来,因惊破了胆的鸽是很容易被别的家得了去。

(原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偃旗息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不敢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段画“﹏﹏﹏”句子中,“敌人”指______,“人马”指______,“新军”指______
3.阅读短文,完善关于“养鸽辛苦”原因的思维导图。

养鸽这么辛苦,作者却不厌其烦,从中你体会到       
4.读第⑥段,补充“鸦虎子”捉鸽的过程。

5.“这个,从始至终,养鸽的是目不敢瞬的看着;只是看着,一点办法没有!”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此时的作者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

书名

简介

《十万个为什么》

作者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千奇百怪又趣味盎然的神奇世界。读这本书,我们会发现:科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观察、善于思考,你也能从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中,发现科学道理。

《看看我们的地球》

从地球年龄到中国地势,从侏罗纪到古代风水,从人类起源到生命科学……带我们了解地球、增长地质知识。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在作者深入浅出的叙述中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生存的证据,体会人类从原始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

《灰尘的旅行》

讲述了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特征、衣食住行、生活习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细菌,还让我们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材料二】

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还要多得多。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旅行,对气象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他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无法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浪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埃,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1.结合【材料一】,我们可以猜测【材料二】选自______这本书。
2.结合两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用“√”或“×”表示。
(1)【材料一】中推荐的四本书都是科幻小说。(      )
(2)科学课上,小文了解到地形地貌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她想要进一步了解,可以推荐她阅读《看看我们的地球》。(      )
(3)灰尘会对气象变化产生恶劣的影响。(      )
(4)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即使是小小的灰尘都会藏着大学问。(      )
3.阅读【材料二】第一自然段,根据灰尘的分布情况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大约”一词可否删掉?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材料,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并思考解决的方法。
不懂的问题_______
解决的方法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检阅。

真正的好孩子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喜鹊、黄莺和乌鸦。她们的孩子都长大了,自己也老了,飞不动了。一天,她们在树枝上晒太阳。

喜鹊说:“在树林里,要数我的女儿最漂亮。”黄莺说:“在树林里,谁也比不上我的女儿会唱歌。”乌鸦在一旁不说话。

这时,小喜鹊回来了,她已经吃饱了。老喜鹊喊道:“孩子,给我一只蚱蜢,我饿了!”小喜鹊理也不理。

小黄莺回来了,她也吃饱了。老黄莺喊道:“孩子,我饿了,给我一条卷叶虫吧!”小黄莺理也不理。

小乌鸦也回来了,她带来一只又肥又大的蝈蝈,喂给老乌鸦吃。她说:“妈妈□您还想吃什么□我再去找。”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蚱”字没学过,可以用__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
4.树上住着哪些鸟?请你用“ ”在文中圈出来。
5.喜鹊夸奖(kuā jiǎnɡ)自己的女儿__________,黄莺夸奖自己的女儿__________,乌鸦却什么也没说。
6.你认为文中谁是真正的好孩子?为什么?
__________
7.读了短文,你会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