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16)|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课外阅读

______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得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是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处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但是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办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指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在文中的横线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难题考徐文长的?
_____
(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的呢?请用“横线”在文中画下来。
(5)你觉得徐文长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_____
(6)我会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驼背上的母爱

①浩瀚无垠的沙漠中,一支由八匹骆驼组成的运货队正艰难地跋涉着。骆驼队中有一匹雌性骆驼,它的身边紧紧依偎着一匹瘦弱不堪的小骆驼。

②终于,小骆驼忍受不住日晒和酷暑,倒了下去,它用依恋悲哀的目光,深情地望了妈妈一眼后,便永远闭上了眼睛。

③驼妈妈停下脚步,泪水盈眶,发出阵阵哀鸣,它一次又一次地舔着自己的小宝贝。最后,它索性卧下身来陪着自己的孩子。

④要上路了,赶驼人过来拉它,撵它,甚至用鞭子抽它,可是驼妈妈死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孩子。

⑤最后,赶驼人终于明白了,他温和地对驼妈妈说:“别伤心了,来,我替你将你的孩子驮上吧,咱们带上它走!”他取来一只大布袋,当着驼妈妈的面,将小骆驼的尸体装进袋里,然后驮在驼妈妈的背上。

太阳还是像团火球一样灼热异常,沙漠还是像火焰山一样滚烫,可是驼妈妈的步子很坚定,一点儿也不摇晃。它知道它驮的是自己亲爱的孩子,它要将它带出沙漠,带到它常住的地方。

⑦然而,酷热的天气很快使小骆驼的尸体腐烂了,一阵又一阵的尸臭散发开来,使得同队的人和其他骆驼难以忍受。更可怕的是,它极有可能使人和骆驼群染上致命的瘟疫。

⑧整个骆驼群中,唯有驼妈妈似乎一无所闻,它背负着自己的孩子,依旧迈着沉稳的步子前行。

⑨赶驼人不得不施计——这实在是出于无奈。他用一只同样颜色的布袋装了一袋与小骆驼尸体分量差不多的沙子,趁守在袋子边上的驼妈妈熟睡休息的机会,手脚利索地掉了包,然后又将小骆驼的尸体迅速掩埋了。

⑩第二天一早,赶驼人喂好了水和粮食后,又将“小骆驼的尸体袋”放上了驼妈妈的脊背。于是,驼队又启程了。

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赶驼人卸下了骆驼背上的货。他走到驼妈妈的身旁。他理解它的心情,领它来到道路边,卸下了那个所谓的“尸体袋”,然后开始挖起坑来。

掩埋了小骆驼后,驼妈妈悲伤地鸣叫着,守了整整一夜,然后才肯离去。

以后,每当驼妈妈路过这里时,它总要离开大路,走到这座草儿青青的“坟墓”边,哀鸣着站一会儿,舔舔坟上的青草,然后才离开——在驼妈妈的意识中,这里,永远躺着它可爱的孩子。

母爱是独特的,母爱呵护着我们生命的全部。在这个世界上,母爱是伟大的。

(1)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骆驼死后,驼妈妈死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孩子。
B.骆驼妈妈的步子很坚定,是因为它要将自己的孩子带出沙漠。
C.到达了目的地后,赶驼人卸下骆驼妈妈身上的小骆驼,并把它掩埋起来。
D.这篇文章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2)文章第自然段中“坟墓”加上了引号,这是因为   
A.表示对小骆驼的尊重。
B.“坟墓”里并不是小骆驼,而是掉了包的沙袋。
C.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让大家都知道这里掩埋的是小骆驼。
D.有讽刺的作用,暗指不用专门给小骆驼弄个坟墓。
(3)下面最能体现本文主题的一项是   
A.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D.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4)第⑥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画面是什么?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的夏天

ㅤㅤ夏天是什么?
ㅤㅤ顽皮的知了说:“夏天是我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ㅤㅤ可爱的蜻蜓说:“夏天是我在空中自由地飞行。”
ㅤㅤ圆圆的荷叶说:“夏天是我穿着绿裙翩翩起舞。”
ㅤㅤ美丽的彩虹说:“夏天是我在雷雨过后看小朋友们在水洼里放纸船。”
ㅤㅤ我说:“夏天是我吃着冰激凌,套着游泳圈,尽情玩耍的季节。”
(1)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只填序号。
①快乐       ②美丽       ③圆圆       ④顽皮
_____的知了
_____的夏天
_____的荷叶
_____的彩虹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知了                                      翩翩起舞
蜻蜓                                      欢快地歌唱
荷叶                                      看小朋友们在水洼里放纸船
彩虹                                      自由地飞行
(3)短文中的“我”觉得夏天是什么样的?用“_____”画出来。
(4)你觉得夏天是什么样的?写一写。
夏天是 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狐狸的惊诧

①山羊和兔子是邻居,它们相处得很好。        谁遇到难处,彼此    尽力给予帮助。

②平时,兔子家来客人了,山羊就把鲜嫩的青草给送去,山羊就帮忙看家。一天夜里,山羊病了,请来鹿医生为山羊治好了病。它们可真是一对好朋友。

③狐狸见了这一切,觉得非常惊讶。一天,它遇到了山羊,问道:“你和兔子怎么那么要好?它长得那么短小难道你还怕它吗?

④山羊沉思了一会儿,对狐狸说:“因为兔子把心给了我。”说到这里,它眼望远处的山岭,仿佛看到了那天夜里,兔子不顾危险,摸着黑翻山越岭涉水过河为它请医生的感人情景。它接着又说:“所以我也把心给了兔子。”

⑤“什么?把心给了人家?嗨,你们这样做真是太傻了!”说罢,狐狸摇摇头,懒洋洋地走了。

1.下列填入第①自然段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是    (填选项)
A.因为……所以……
B.无论……都……
C.虽然……但是……
2.写出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 _______
仿佛 _______
3.狐狸惊讶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章中哪里可以看出,兔子把心给了山羊?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泥活

ㅤㅤ冯兰瑞老汉,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一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的?武松用膝盖镇住大虫花脊,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去;右手扭住大虫的耳朵,反手抡棒,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似乎有悟,他重新拈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儿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①至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到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
ㅤㅤ孙子冯大刚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巴额儿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ㅤㅤ“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ㅤㅤ“我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五十件泥人一下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ㅤ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ㅤㅤ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ㅤㅤ“带去呗!”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ㅤㅤ“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几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ㅤㅤ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②他走到桑木案前,用呆滞的眼神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故事情节。
__________→(孙子赞泥活)→(孙子欲用泥活行贿)→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可知,第一段中“片刻之后,似乎有悟”,老汉有所“悟”之后的做法是 __________,倒数第二段中“‘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所说的“忙”指的是 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反映了冯兰瑞老汉怎样的心理?边读边思考,完成相应的批注。
①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从中体会到冯兰瑞老汉 ________的心理活动。
②画线句子描写了冯兰瑞老人的 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感受到他 _______的心情。
(4)下列词语    没有体现出冯兰瑞老汉的特点。
A.手艺精湛
B.精益求精
C.无所畏惧
D.淡泊名利

(5)在社区评选“德艺双馨”民间艺人活动中,德行和艺术两方面均获良好声誉的冯兰瑞老汉有幸成为被推荐对象,请你简单写一则推荐词。(控制在80字左右) 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背影

①我年前意外得了病,一天天人也日渐消沉。父亲每天夜里等到家人睡着后,在阳台悄悄地燃起了戒掉二十多年的香烟。我,躺在看得见阳台的床上,假寐便寐出了眼泪。

②八千里路云和月,父亲陪我从南到北直达首都求医。行色匆匆安顿好,第二天便按照别人的指点,清晨四时赶到协和医院排队挂号。等候的时候,我沉默久久地看着地面。与其说是酸楚,更像是心如死灰。

③在协和医院看过病后,我与父亲又经别人介绍直达齐齐哈尔市。我们往返于旅馆与诊所之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父亲瘦瘦的身体一直站在我身边,看着我忍受针灸的痛楚。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疼痛,气急败坏拒绝治疗,父亲冲我吼起来:“你以为就你疼吗?我不疼吗?”望着那双逐渐模糊的眼睛,我才懂得,父亲承受的是两个人的疼痛,我的和他的。在往后的治疗中,我的勇敢和坚强,完全来自父亲的疼痛。

④当我终于走出医院的那一天,父亲却因肠胃炎住进了医院。我站在病床边,守着因经受折磨而筋疲力尽的逐渐睡着的父亲。那晚也有月光,从薄薄的窗帘透了进来,洒在父亲身上,影子正好投在一面墙上,那样小小地蜷缩着。我久久地注视着那因呼吸而轻微起伏的影子,仿佛在欣赏一座黑黑的山脉,它有着无比的坚硬,又有着月光一样的温柔。

⑤望着那轮圆月,我心中便如放电影一般流过了这一段八千里外求医、父亲与我相依为命的日子。月亮上的一滴水,渐渐挂上我的眼角。墙上那个躺着的影子微微动了一下。我突然想到,我凝视着的,正是父亲真实的生命,而不是一个影子,因为在我流泪的那一刻,影子不会颤动。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_________: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2)为了方便阅读,小悦针对本文制作了一个表格,请你帮她补全。
“我”的行为__________→四处求医→②___________→照顾父亲
“我”的心理日渐消沉→③_________→气急败坏→心疼流泪
父亲的反应_________→陪伴左右→⑤_____________→默默流泪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你以为就你疼吗?我不疼吗?”这两处“疼”分别指什么?父亲吼出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④段为什么说“山脉”既是“坚硬”的又是“温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一双脚上的修养

ㅤㅤ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ㅤㅤ②下雪天,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鞋上的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我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ㅤㅤ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ㅤㅤ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ㅤㅤ⑤不知过了多久,来的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ㅤㅤ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1)“我”走进阅览室,故作视而不见的是 
A.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
B.女工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
C.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
D.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2)对第④段中的“罪恶”理解最为到位的一项是  
A.“我”弄脏了干净的地板,践踏了别人的劳动成果。
B.“我们”没有在脚上套塑料袋,辛苦了擦地女工。
C.践踏别人劳动成果,破坏美好和谐的环境的行为。
D.大家都用双脚涂鸦干净的地板,没有人体谅擦地女工的辛苦。

(3)下列对第⑤段画“——”的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了送水工谨小慎微的性格以及莫名自卑的心理。
B.抓住细节,生动细腻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
C.表现了送水工爱护他人劳动成果和美好和谐的环境的美德,体现了他的良好修养。
D.为下文写送水工脚套塑料袋进门的举动作铺垫。

(4)我对第③段中“愧怍”一词的理解是:_______;联系第②段内容“我”感到“愧怍”的原因一是 ______;二是 _________
(5)及时概括语段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自然段的内容。(20字以内) ______
(6)首先,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修养”的认识;其次,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后面题目。

          

ㅤㅤ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ㅤㅤ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ㅤㅤ③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ㅤㅤ④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ㅤㅤ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以下不是上文段中介绍的书籍是 
A.缩微图书
B.简牍文书
C.阅读器

(2)与句子“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运用了相同说明方法的是  
A.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 斤重。
B.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C.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

(3)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以上文段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以上文段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以上文段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给以上文段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段前的横线上。
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完成短文阅读。

侨居异国的水果

①侨居指居住在其他国家。你知道吗?在水果世界也有许多侨居异国的成员。

②一百多年前,产自我国的猕()猴桃漂洋过海来到新西兰。因为猕猴桃的颜色以及毛茸(róng)茸的样子酷似新西兰的国鸟——奇异鸟,人们就为它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奇异果。

③奇异果味道可口,营养丰富。1952 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人们认识到奇异果的又一个特点。那年,一艘运输柠檬(níng méng)和奇异果的货船来到英国,因为意外事件,卸(xiè)货的时间推迟了五个星期。船上所有的柠檬都烂光了,只有这批奇异果安然无恙(yàng),保存了下来。

④原产于中美洲的火龙果,传入我国后在海南等地扎下根来。火龙果的果皮中含有非常珍贵的营养物质——花青素,它能够增强血管弹性,保护血管内壁,所以,在吃火龙果的时候,尽量不要丢弃内层的粉红色果皮。

⑤石榴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果形优美,是人们格外喜爱的水果之一。它的老家在西亚,两千多年以前,经丝绸之路传至我国,被广泛种植。

(1)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侨居异国的水果。
(2)第③自然段中的“又一个特点”是指奇异果__________
(3)如果在文中加上一句“其实,不仅原产于我国的水果会侨居他乡,也有许多异国的水果在我国定居”。这句话放在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自然段之间最合适。这句话放在文中,并且适合做全文的_______句。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殊——_______
宝贵——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正能量传递

6月13日晚,安徽滁州一餐饮店大门被风吹倒,店内七八名男性顾客见状(     )帮忙扶门。事后店家主动提出为他们免单,均被婉拒。

1.联系生活实际,我知道“店家”的意思是_________“免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中的括号里最适合填入的词语是(     
A.惊慌失措B.七手八脚C.一拥而上D.一呼百应
3.想象店内七八名男性顾客用力扶门的情景,写一两句话。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新闻,你想对这些见义勇为者说些什么?请你写几句赞美他们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