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神医——扁鹊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医。《史记》记载,扁鹊有一次带几个学生路过虢国,大街小巷都在传世子已死。扁鹊走到宫门前,向国王身边的中庶子询问世子的事情,中庶子说,世子的病是
中庶子虽然知道扁鹊很有名望,但不相信他能把死人救活,以为他说大话。中庶子与他谈起上古名医俞跗如何如何高超,还说:“先生的医术如果能像俞跗那样高明,那么世子就能再生了,否则的话,您这可是欺君之罪!”扁鹊微笑着说:“我行医多年,像世子这样的病见过很多。不信,你现在回去看看,世子还有呼吸,鼻子还在微微振动,顺着他的大腿向上摸,体温还有。”中庶子只能去回禀虢王。虢王听说扁鹊要医治已经死去的世子,亲自接见扁鹊,描述了世子的病情。扁鹊见到世子后,仔细观察世子的气色,给他把脉,又解开世子的衣带,摸了摸世子的胸口。扁鹊通过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世子得的是一种尸厥,并不是真死,此刻他处于昏迷状态,手脚冰凉,脉搏微弱,乍看就像死了一样,其实并没有死。于是,他马上开始施救,让弟子子阳在世子头顶部的百会穴实施针灸,然后又配了两副热药,让另一个弟子子豹拿这两副药在世子腋下不断地熨烫、摩擦。很快,世子就呼吸正常,活了过来。这时候,扁鹊又配了药让世子按时服用,二十多天后,世子完全恢复。
扁鹊治好了虢世子,人们都说他能“起死回生”。可扁鹊却说:“越人(扁鹊,字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当生者。”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让马
朱总司令对战士们的关怀,真可谓是无微不至。行军时,每当通过崎岖狭窄的山路,他总是命令饲养员把马停在路旁让部队先过,自己站在一边,像慈祥的父亲般叮咛再叮咛:“同志们,当心一点,别滑下山崖去!”到了宿营地,他又不顾身体疲倦,东走走西瞧瞧,检查部队住下来了没有,战士们安顿好了没有……他常常教导我们说:“我们红军部队是革命的大家庭,同志间要发扬阶级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多带出一个同志,就给革命增添一份力量。”他自己正是这样以身作则的好榜样!长征途中,他常常把马让给走不动的伤病员骑。
那时候,我们是骑兵警卫班。途中,班长胡光隋同志的马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从此他只好步行。有一次行军,他的脚扭伤了,走路一瘸一拐的,眼看就要掉队了。这件事很快被朱总司令发现了,他忙亲切地问:“小胡脚怎么了?骑上我的马吧。"没等胡班长答话,他已跳下马来,并吩咐饲养员扶胡班长上马。胡班长为难了半天,不骑吧,眼看就要掉队了;骑吧,朱总司令这么大年纪把马让给自己骑,自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他正犹豫不决,一抬头,见朱总司令早跑着赶队伍去了。饲养员同志说:“你就骑上吧!”
胡班长无可奈何,这才流着热泪爬上马背。到了宿营地,胡班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我们。大家听了,都非常感动。胡班长更是感激,他以后悔的心情像做总结似的说:“在朱总司令面前,有病要撑着,千万别让他看见,要不他就非让马给你……他这么大年纪了,我们骑马让他走路,心里怎么能过意得去呀!”说着眼眶又湿润了。
从此,我们警卫班有马的同志也很少骑马了,路上见了伤病员,都争先恐后地让马。
1.解释下列词语。“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不仅仅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还为我国早期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早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前,钱学森就以超前的眼光,提出了“两弹结合”的构想。他是核导弹研究设计的总负责人,是科学泰斗。他的超常智慧和杰出成就令人敬佩。而发生在1964年的一个小故事,更足以折射他
1964年1月1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青年郝天护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给钱学森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钱学森新近在《力学学报》发表的一篇关于土动力学的论文中,一个方程的推导有误。
见信后,钱学森并没有不屑一顾。他迅即找来那篇论文,重新推导论文中有关公式的方程组,发现的确是自己的失误。
1964年3月29日,钱学森提笔给郝天护回复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很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也可见您是很能钻研的一位青年,这使我很高兴。科学文章的错误必须及时阐明,以免后来的工作者误用不正确的东西而耽误事。所以我认为,您应该把您的意见写成一篇几百字的短文投《力学学报》刊登,帮助大家。您以为怎样?让我再一次向您道谢……”
这封言辞恳切的信中,他称呼对方为“您”,而且在“您”字之前空了一格,以示尊重。短短的几百字信中,一共用了13个“您”。
收到钱学森亲笔回信的郝天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信寄出后,他还曾后悔过,怀疑过自己不自量力:人家钱先生有空搭理我吗?但令他惊喜和感动的是,钱先生在信中毫无
在回信鼓励下,郝天护把自己的见解写成700字的短文,题为《关于土动力学基本方程的一个问题》,投给《力学学报》。编辑当时没有马上刊用,后来在钱老关心推荐下,发表在中国力学界的权威杂志《力学学报》上。《力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办,首任主编正是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能在这本重量级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有时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几十年过去后,郝天护由一棵学术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成长为固体力学专家,东华大学教授,曾连续多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负责人,1995年还被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当时钱学森的回信,给从首都下放到边疆的知青郝天护以极大的鼓舞,让他念叨了一辈子,感恩了一辈子。郝天护后来回忆说:“他的炽热回信对我的一生起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使我在艰难条件下也矢志不移地崇尚科学。”
钱学森对待一个无名的晚辈后学能如此谦逊爱护,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